AOC是法语Appellation D’Origine Controlee的缩写,译为“原产地命名控制”, 是法国主要的农产品质量认定系统。它是法国葡萄酒级别。每一种原产地命名都有细致而严格的规定,包括种植的葡萄种类、修剪方式、产量、采摘季开始时间、葡萄成熟度和酒精度,甚至葡萄酒酿制方式等等。AOC可细分为大产区级AOC、子产区级AOC、村庄级AOC以及葡萄酒园AOC。AOC只是确认了葡萄酒的基本品质,通常标注的产区越细致,限制条件越严格,价格也就越贵。但这真的就是同级不同价的真正原因吗?当然不是全部!不同的产区的度不同,风土不同,价格也不同。勃艮第的特级园土地在2014年每公顷达到了4800万欧元。
世界上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,常用的约有100种,而流行的品种却仅有20种左右。在这些品种中,有的葡萄容易种植, 如赤霞珠与霞多丽,随便种也能成活,而且抵抗灾害与虫害的能力也强,可以追求产量而出品便宜的葡萄酒;有的葡萄却极为娇贵,如黑皮诺,对风土条件非常敏感,早熟,皮薄,仅有少数的产区可以种植成功,且抵御灾害及虫害的能力低,种植风险相对较大。因此,用黑皮诺酿成的葡萄酒,价格当然会比其他葡萄品种高出许多。葡萄酒年份是指当年采摘葡萄的年份。由于不同年份的降雨量,光照,甚至当天天气对葡萄本身有着极大的影响,影响了其中的糖分、成熟度,酿造时就会对成品有极大的影响,“失之毫厘,谬之千里”就在这里体现了。一个的好年份会使得葡萄酒的价格超过其本身的价值。有数据统计,在2011年时,1982年份葡萄酒比1983年份葡萄酒的价格平均贵了367%。因此,同样一款葡萄酒,不同的年份价格相差甚远。过去两年内,罗曼尼-康帝酒庄(Romanee Conti)的土地价格已上涨了5倍。价格的不同从基础的土地就已经开始。采用哪种种植方式,决定了葡萄本身的成本。很多名庄酒采用的是高密度低产量的种植方式,也就是说,在单位面积内种植的葡萄树越多,葡萄树为了生存的需要,只能将根扎得更深,才能获取足够的养料与水分,吸取不同土壤层所蕴含的不同矿物质,有利于出品更加复杂的葡萄酒。在单株葡萄藤上葡萄串越少,养分就越集中,品质就越高,因此在勃艮第有追求品质的酒园,为了品质,每棵葡萄树只留3-4个花蕾。在葡萄的采收期,使用人工采摘还是机器采摘同样影响了葡萄的成本。更有甚者,为了葡萄采摘的品质统一,雇佣大批采摘工,在同一时间进行采收。因此,这些种植与采收的方式,酿造的葡萄酒价格极其昂贵!